当前位置:首页 >> 浏览信息

北京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:为助推首都“三农”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

【日期:2025/1/17】 【作者:本站编辑】 【字体:

1月16日,记者从北京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了解到,今年,该委将坚持以首善标准,紧扣新时代首都“三农”工作的部署要求,以更高站位凝聚思想共识,以更强担当汇聚发展合力,以更实作风提升履职效能,为助力首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据悉,2024年,北京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自觉担当职责使命,不断提升履职实效,共开展履职活动80余次,全国政协、市区政协委员、党派成员1500余人次参与。在2024年全国暨地方政协农业农村委工作座谈会上,农业农村委作了大会交流发言。

2024年,北京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有力助推了首都“三农”高质量发展。围绕“以‘百村示范、千村振兴’工程为抓手,开拓首都乡村振兴新局面”“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中的重要作用”协商议题,提出具有前瞻性、针对性、实操性的意见建议54条,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。其中关于优化村庄布局、推进山区空心村治理的建议,受到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,并列入下一步全市“三农”重点工作。围绕种业之都和农业中关村建设等问题,持续开展协商议政,并通过重点提案督办,助力科技兴农落到实处。联合全国政协农业农村委开展“强化农业科技支撑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”主题活动,与平谷区联合举办第二届“土特产”发展大会,组织委员参与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、北京种业大会,推动首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。围绕接诉即办每月一题“重点群体就业质量”议题,开展民主监督活动,推动破解重点群体就业难题。依托科技小院,探索建立委员驻村工作机制,为农民提供近距离、常态化科技服务。开展“乡村振兴 委员赋能”活动,助力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。

2024年,北京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在凝聚共识上取得新成效。新组建农业中关村、都市农业委员工作室,开展“共走乡村振兴路”系列活动,共商农业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,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走深走实。探索创新省际政协农委协作机制,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蒙协作,赴河北、天津、内蒙古等地开展调研,发动委员参与产业合作、农畜产品销售、科技创新等工作,协调京蒙两地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,助力区域协同发展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市农科院、市农研中心等共建乡村振兴协商议政专家智库,召开10余场专家研讨会,深化对“三农”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。组织开展市领导联系服务企业活动,走访中国化工集团、首农集团、市供销合作总社等;开展委员走访慰问,广泛听取委员意见建议。

2025年,北京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,持续为助力首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。

——强化理论武装,在广泛凝聚共识上担当新使命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、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,深入贯彻全国政协专委会工作、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,完善优化分党组领学、专题研学、委员自学等机制,利用好委员学习座谈会、履职平台读书群、“三农之家”交流群、“三农讲堂”等载体,引导委员在学以致用、指导实践、提高履职实效上下功夫,切实做好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工作。

——坚持聚焦中心,在服务乡村振兴上展现新作为。发挥好专委会基础性作用,不断增强工作敏锐性和前瞻性,提高洞察力和鉴别力,深度参与“十五五”乡村振兴规划研究,聚焦“推进城乡融合发展,扩大农村有效投资和市场消费”“充分发挥科技优势,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”等重点议题,深入开展调研协商,努力在服务首都乡村全面振兴中留下鲜明的“政协印记”。围绕优化乡村布局、发挥乡村多元价值等,提出高质量提案,跟踪做好重点提案督办工作。

——践行为民履职,在扶农助农兴农上做出新贡献。聚焦农村宅基地确权问题,扎实开展接诉即办“每月一题”民主监督活动。筹划组建智慧农业、乡村治理、新农人等委员工作室,积极发挥各委员工作室功能作用,深化“共走乡村振兴路”“乡村振兴 委员赋能”活动,完善委员驻村工作机制,拓展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,切实将委员工作室打造成服务基层的窗口、联系群众的桥梁。

——提升履职能力,在强化责任担当上树立新形象。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,以政治建设为统领,全面加强分党组建设,引领委员会正确前进方向。把“精益求精、追求极致”的要求贯穿于专委会履职全过程,坚持自我完善和创新提升,更加注重把握政协工作的规律和特点,更加注重与政府部门的协同互动和成果转化,更加注重研究能力的提升,推动委员履职考核制度化常态化,引导委员积极为首都“三农”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作者: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